
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,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大庆地震文案爱情搞笑句子,以及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是否是最大的地震的相关问题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,谢谢大家了哈,下面我们开始吧!
本文目录
[One]、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是否是最大的地震
〖One〗、1556年1月23日,华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。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,死亡人口布于陕、甘、宁、晋、豫5省约28万平方公里。地震有感范围为5省227个县。震中区为西安市以东的渭南、华县、华阴、潼关、朝邑至山西省永济县等,约2700平方公里。
〖Two〗、震灾损失极其严重。民房、官署、庙宇、书院荡为废墟;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、宝塔、宫殿全部倒塌。地震造成华阴县城西驻马桥断裂,城北大员村地裂数丈,水涌数尺。大荔县南的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在震后干涸。黄河南岸的大庆关和蒲州河堤尽数崩塌。
〖Three〗、华县凤谷山石泉废为干泉。根据各县州府志记载,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83万人。曾亲身经历过华县地震的明代官吏秦可大在《地震记》中写道:“受祸人数,潼、蒲之死者什七,同、华之死者什六,渭南之死者什五,临憧之死者什四,省城之死者什三,而其他州县。
〖Four〗、则以地之所剥剔近远分深浅矣”。据史料记载,死亡人口上万的县,西起径阳,东至安邑;死亡人口上千的县,西起平凉,北至庆阳,东至降县。震时正值隆冬,灾民冻死、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他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。地表出现大规模形变,如山崩、滑坡、地裂缝、地陷、地隆、喷水、冒砂等。
〖Five〗、历史文献记载地震裂缝“裂之大者,水出火出,怪不可状,人有坠于穴而复出者。有附于水穴之下,地复合,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”。华县地震之所以造成巨大损失,还与震中区位于河谷盆地和冲积平原,松散沉积物厚,地下水位高,地基失效,黄土窑洞极易倒塌;且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,人们没有丝毫准备有关;加之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,岁荒粮歉,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灾害的能力。
[Two]、中国历年地震的时间及分布
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。
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。这五个地区是: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;②西南地区,主要是西藏、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;③西北地区,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、青海、宁夏、天山南北麓;④华北地区,主要在太行山两侧、汾渭河谷、阴山-燕山一带、山东中部和渤海湾;⑤东南沿海的广东、福建等地。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,西藏、新疆、云南、四川、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-地中海地震带上,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。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。
中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地震2001年10月27日云南永胜发生6.0级地震。220受伤,1人死亡。
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台湾发生7.5级强烈地震。
2003年8月内蒙古发生6.1级地震,造成4人死亡,40多人重伤,60多万受灾。
2003年10月25日甘肃张市民乐、山丹县之间先后发生6.1级、5.8级地震。造成10人死亡,40多人受伤。
2003年12月新疆伊犁发生6.1级地震。造成10死亡,47受伤。
2005年1月,黑龙江大庆林甸县发生5.1级地震。造成1人死亡,12受伤。
2005年3月起台湾宜兰发生多次地震。共发生5.9级地震两次构成罕见双主震。共发生8次地震,相当于0.8颗原子弹爆炸。
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38.6秒江西九江发生5.7级地震。
2008年05月14日星期三15:33震级最大的地震
据仪器纪录,中国最大的地震为1950年8月5日发生的西藏察隅地震。震级Ms8.6级,震中烈度十一度,极震区面积约2.4万平方公里,八度区破坏范围广达20余万平方公里。
1920年2月6日傍晚发生于宁夏海原的8.5级地震,震中烈度高达十二度。
海原8.5级地震时形成的巨大地表断层,长约230公里,断层走向N50~70W,自东而西,呈孤形展布,左旋逆断层,最大水平位移据最新研究为14米。
1931年8月11日新疆富蕴8级地震时形成的断层,走向北西,右旋水平位移达14.6米,垂直位移1~3.6米。震中附近,沿山麓断层形成的重力陷落陡坎高达60米。
若以地震及其随后?、冻、瘟疫致死的总数论,则首推1556年1月23日(明嘉靖三〖Fourteen〗、年十二月十二日)子夜发生在陕西华山的8级地震。死亡人数,“其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;不知名者复不可数计。”而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7.8级地震,直接死于地震(房屋倒塌砸死、压死)的人数为24.2万人,伤16.4万人。
1976年7月28日唐山7.8级地震,是我国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,也是首次发生于现代工业城市底下的”直下型”地震。直接经济损失,即地震造成房屋倒塌,各种工程设施,设备被破坏损失的价值,超过百亿元。整个唐山市区,约6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震毁1034万平方米,占77%,邻近各县农村房屋倒塌240万间。地震造成的破坏与损失都是空前的。全国最大的煤矿??-开滦煤矿的所有地面建筑物,井下照明、通风、提升、排水系统均被破坏,万名夜班工人被困在井下。矿井大量涌水,全矿70%的生产能力和60%的采煤工作全被水淹,估计井下给水达1.6亿吨。重要铁路干线??京山线受到严重破坏。唐山地区和天津的公路大、中桥梁倒塌或严重破坏的占3%和5%,分别达到20座和10座;所有正在冶炼的高炉、平炉、转炉、化铁炉均发生铸炉事故;化工企业发生毒气泄逸、爆炸和火灾达58起。密云水库白河主坝迎合水面、防浪墙以下的护坡发生大面积滑塌;唐山陡河水库大坝产生裂缝。大面积沙土液化和盆喷水冒砂,烈度六度区面积达2.4万平方公里,最大的喷砂孔子达18米。农用机井破坏达6万眼。天津市的破坏是历史上最严重的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。
1605年7月13日(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),广东海南岛文昌、琼山一带发生7.5级地震,澄迈番念银矿矿坑岩崩,“压人夫以百计”。
1870年4月11日(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)四川巴塘发生级地震。上午十时地震山崩,居民家中都在生火做饭,屋宇倒塌,“四处火光倏起,加以疾风,烟焰飞腾,延烧甚猛。……连日地震人难驻,兼之河水暴竭,直至17日始得将火救熄。被压之衙署、仓库、卷宗及军民房屋多成灰烬。”
1925年3月16日晚云南大理7级地震,大理、凤仪、宾川、邓川起火。大理全城官署民房庙宇,同时倾圮。火起多处,风助火威,延至17日午方熄,被毁店铺数**。附近各村之草房全部烧毁。风仪城内同时火起多处,绣衣街、十字街一带全被烧毁。宾川县城灾情稍轻,唯海东玉龙村和海南耆内南村尊庄等处火灾,共烧毁瓦草房86所。据“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”(第一卷)记载,1367年(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),“太原大地震,凡四十日。又震裂坏民舍,火从裂地中出,烧死者数万人。”
1786年6月1日(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),四川康定南发生7.5级地震。大渡河沿岸泸定、汉源等地发生巨大山崩,壅塞大渡河,断流10日。6月11日大渡河溃决,高数十丈的水汹涌而下,河沟回水数十里。乐山、宜宾、泸州、沿江一带人民漂没者10万众。
1867年12月8日(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),台湾基隆北海中地震。基隆金包里沿海山倾地裂,海水暴涨,溺数百人。这是迄今我国仅有的数次地震海啸灾害中,灾情最重的一次。
1951年12月21日云南剑川发生6.3级地震,震时剑湖水浪高达四五尺,涌上湖岸达一公里,冲毁柳营等湖滨村落与田地。
1605年7月13日(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),广东海南岛琼山,文昌一带发生7.5级地震,今海南岛琼州海峡海许多村庄陷落成海。琼山县城东南调塘等地田沉为海者计若干顷,县城东新溪港(今东寨港与文昌县交界)沉陷数十村,文昌县南五图石村平地突陷成海,居高近海之地多龟裂,马袅场盐田没于海中。
1511年(明正德六年五月初六日),云南永胜地震。城?西北,倒塌房屋1500余间,近屯西安山下田陷百余顷(原系明初军民垦田),成为西山草海,湖周约20里,历年积水为患。
1950年西藏察隅8.6级地震,在2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大量的山崩塌方,巨石纷飞,村庄被掩埋和坠毁,破坏田地和道路,堵塞江河,引起雪崩,洪水泛滥和大片森林被毁。沿雅鲁藏布江的多雄拉山,南木冬山,金珠山严重山崩,地震时形成的波密西北-加马其美沟的继发性岩崩,至今每年崩塌的土石方量仍达1000立方米,促成了泥石流的活动。
1920年海原8.5级地震时,形成大规模黄土滑坡群。据不完全统计,海原,西吉,固原三县9度地震区内的严重滑坡面积即达3800多平方公里,上述三县以外地区,约有657处大滑坡。滑坡堵塞大大小小的河沟,形成星罗棋布的堰塞湖。
1718年6月19日(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),甘肃通渭7.5级地震形成的赵家窑滑坡和通渭滑坡,不仅滑坡体大,且伤亡惨重。清康熙年间巩建中写的“地震记异”,详细记述了赵家?滑坡埋藏永安镇的情景:“震时天暗淡,光雾撩,震声轰轰不绝,过迅雷十倍。北山一带山崩土飞,壅渭而奔,直扑于南山腰,将环镇二十里属人压之,其平地冲为高阜,倾陷坳垤,淤泥若漆,令人怵目而惨心重,一如通渭也。”
1654年7月21日(清顺治十一年六月八日)夜半,甘肃天水发生8级地震。地震使罗家堡七十峪两山拽成一体,木门里一带山崩水塞,桑田沧海,压埋村落近十里,至雍正四年(1726年),水涸复变为良田。
修建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高坝大库,由于巨大的水体改变了地下水的运动条件,破坏了地壳的平衡,从而诱发了水库地震。迄今有26个国家报道了112起水库诱发地震事例,其中我国占14例。以广东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。该水库坝高105米,库容115亿立米,于1959年10月蓄水后频繁发生小震,当即对大坝进行了加固。1962年3月19日发生强烈地震,震级6.1级,震中烈度8度。大坝在整体稳定方面经受住了地震考验,仅在右岸坝段顶部出现长达82米的水平裂缝,左岸坝段也有不连续裂缝。
1933年8月25日,在四川北部岷江上游茂县叠溪城,发生7.5极大地震,死亡6800余人。同时,叠溪、大桥、银屏崖发生崩塌、滑坡,堵水形成三大“堰塞湖”。地震后45天(即12月9日)江水骤涨,叠溪堰由盈溢导致溃决,洪水在大定以上高达20丈,势如建瓴,将沿岸的茂县、汶川、灌县大部分村镇席卷而去,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洗劫。据不完全统计,次生水灾又夺去了2500余人的生命,“岷江上游之精华,于此沦失殆尽”。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